返回第476章 三祖一姚(1/2)首页

字体:     护眼关灯

第476章 三祖一姚(1/2)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476章 三祖一姚 第(1/2)页

第476章 三祖一姚

老祖陈元。

中祖黄轩辕。

下祖唐宣。

反正我已金盆洗手,不必避讳盗门中的往事,索性从头讲一讲。

盗墓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断子绝孙的勾当。自古帝王将相生前作威作福,死后唯恐被盗,无不将地宫修的固若金汤,却难挡土耗子穿陵凿棺,戮尸摸金。

史书对盗墓者,自不会大张旗鼓记载,反而加以抹除,以免百姓看了史书,照葫芦画瓢。

先说一说关外派老祖陈元。

正史未有这个名字。

在关中咸阳原县志,倒有那么几笔。

中国人做事讲究个传承和根源,倒斗在行内,颇为赚钱,为盗门第一业务。陈元被关外派尊为开山祖师,大概在唐朝年间,祖籍为岭南人士。

关外派的佼佼者,称负尸中郎将。

这负尸中郎将,最早就是陈元口中传出来,后被关外派捧上神坛。

岭南古为蛮荒之地,多毒蛇恶瘴,朝廷发仅比死囚轻一等的罪犯流放岭南,大都十死无生。

当时南方相对落后,一遇天灾,则饿殍遍野。

若朝政清明,皇帝有德,还知免税抚恤,救济贫苦。一遇天灾人祸叠至,则百姓流亡,易子而食。

沿岭南古道,可入四川、关中、洛阳一代,称之为“走北邙,西蜀张,关中广,避南荒”,是古代人口迁移的实证。

当时天下动荡,苛捐杂税,君昏臣贪,民不聊生。

陈元跟随岭南“关中广”的口号,逃至关中在乱世艰难求生。

关中之地,沃野千里。

三秦之所,夏商周定都于此,何止富饶千年!

单论风水地势,关中盆地,天下无出其右。东南西北,有潼关、萧关、武关、大散关四座要塞,凡入关中,必经四塞。是为兵家必争之地,帝王定都之所。

从地图俯瞰,关中千里平原,有泾、渭之河,玉腰粉黛。

有秦、巴之岭,龙楼为屏,宝殿作障,绝风而生气,行水而挥云,风水中,乃玄武盘足之宝穴,朱雀横羽之肚腰。

远眺河、洛,坐拥河套黄土之雍。

更兼六盘山、伏牛山为左右文武,扶持天子居中,风水之大,格局之形胜,天下无二!

如此宝穴,自古以来,古墓数不胜数。

当地盗墓成风。

那时还没有关外派的说法,盗墓也很原始,无非挖土见棺,打开棺材掏金银珠宝,没什么道义和门派。

当时的关中盗墓,更像一种娱乐方式。

各村各占地盘,抽三五人,背着官府在灾荒年乱挖一通,但彼此不许越界,否则会引发上百人械斗。

官府屡禁不止,再加朝政混乱,久而久之便不予理会。

陈元跟随灾民逃荒,人生地不熟,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欺负。长此以往,陈元喜欢跟死人打交道。

至少死人不会骂你,也不会嫌你穷。

三秦大地,最不缺古墓,但真正没被盗的油斗,少之又少。

各村因冥器分赃发生的械斗愈发扩大,时常闹出人命。当时在北潼关,黄土下挖出一座汉墓,最是凶险莫测。

打开墓墙,点燃烛火,墓室之中便喷“龙雾”。

所谓龙雾,就是墓葬密封后,有机物缓慢腐烂形成的可燃气体,也是一种防盗机关。遇见龙雾虽然危险,却是好事,证明之前没有人挖穿过墓墙。

这座凶墓不一般。

当时盗墓没有洛阳铲,机关也不是很多,关中盗墓,以竹竿黏一截蜡烛头,点燃了伸进去,蜡烛不灭即可一拥而上。

说来邪门。

无论何时,蜡烛一伸进去就熄灭。

墓室里头黑洞洞的,好像有啥玩意搞鬼吹灯。

眼瞧盛夏,气温极高,整个墓室都开始发臭,尸体腐败味浓烈。乡民唯恐太阳晒坏了里面的冥器,便冒险进入墓室。

进去的人一个都没出来。

久而久之,北潼关汉墓有凶煞的消息传开,虽知是个油斗,下去多少人都出不来,也就无人敢冒险。

陈元作为外地人,很难被接纳。

便动了北潼关汉墓的心思,偷了一截竹竿半条蜡烛,摸黑上了当地人口中的土台。

那土台在汉朝是祭台。

夯土九层,层层朝天,修的极为霸气,可仰望北斗。

墓室就在祭台中心,早已挖出三尺多宽的方形盗洞。还没靠近,陈元便被浓烈的尸臭熏了个四脚朝天。

酷暑暴晒,墓里的东西大都化了。

里面黑压压,阳光难入,墓门封墙的白膏泥长了蛆虫。陈元用竹竿拨开,那墓墙好像渗着尸油,一层发黄的膏脂被太阳一烤,不停往外冒。

陈元只觉头皮发麻。

为了生存,壮着胆子将蜡烛黏在竹竿上,缓缓伸进去。

呼!

蜡烛一进黑暗,便被一股气流吹掉。

陈元魂飞魄散,战战兢兢杵在盗洞口,想跑,才发觉膝盖以下都软了。之前进去了几批人,全部没出来。

想来墓室之中,有鬼吹灯。

半晌,终于贪婪战胜恐惧,陈元脚朝前,脑袋在后,用膝盖和手肘支着盗洞,缓缓摸进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南派盗墓手记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