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地舆图
藏青禅师摘下胸前钺刀,手指一曲弹出。
钺刀如飞镖在空中旋转,砍在尸手处。手指与竹简掉在地上,那手掌也没痛感,许许多多的婴儿手探出缝隙,已经垂到了地面。
我感觉不对头。
抄起铁镐上去,原来我们被大自然耍了一通!
缅北雨林,物产丰富,奇形怪状的什么都有。除了是动物的天堂,还是真菌细菌的温床。
有一种叫“多形炭角菌”的菌类,常在腐叶烂泥之中滋生,最为诡异。这种真菌生长速度快,外观与人手十分接近。
从地里冒出来,就像尸体破棺而出,狰狞崎岖。
胆子小的,真会被吓死。
尤其悬棺的环境中,开遍多形炭角菌,好似千手妖尸作祟,墙缝一眼望去全是手,谁不害怕?
黄师爷表示,皮影都不如多形炭角菌吓人。
大自然才是真正杰出的恐怖大师,看过这种菌类的,再吃蘑菇都有阴影。
嫌菌类碍事,我和谢小雨举起火把,将里面的菌丝全部烫死。缝隙清空,后方别有洞天,竟是糊涂山人的书房。
山里比不得宫廷。
糊涂山人的书房,半边用竹栅栏隔开,有炼丹炉石榴罐。木架上,还有许多干化的中草药,多形炭角菌就是从那里面长出来。
炼丹炉外面,就是书屋,有着颇多竹简,大都散乱不堪。
真正的地仙之宅,形同迷宫,之前我们看见的,不过冰山一角。进入糊涂山人的书房,将里面的菌丝一并烧掉。
谢小雨拿起干朽的竹简,轻轻抖掉尘土。
上面一行行鸟迹古篆,只苍蝇头大小。竹简并未油泡蜡制,因此腐朽严重,基本拾起来就会断裂。
我们只得在地面摊开,用手机快速拍下。
接触空气后,裹在里面的墨迹迅速淡化,只剩一笔浅浅的影子,年代相当古老。
早在清末民初,篆字基本就被破译了。
以先秦“石鼓文”为蓝本,现代破译的篆字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倒斗不是土匪,也不是蟊贼,确实是一门要求文化的行业。
真正倒斗大师,哪个不是商周秦汉信手拈来,唐宗宋祖了然于胸?
我懒得细看,让黄师爷代为翻译。
书房内的竹简,记录了糊涂山人的生平事迹。
相当于他本人的自传,不过并未流传出去,纯粹晚年无聊,随手写的“日记”罢了。
此人为先秦方士。
秦汉时,以百岁入宫廷为官,受皇帝诏,试炼长生不老药。
精通天象堪舆,阴阳五行,能于大川巨海,顺理龙脉,更懂得一手“北辰定舆”。皇帝喜,乃受三千石官禄,显赫一时。
缅北一代,至于安南,古代曾为中原藩属。
有古国,太古所生,不知岁月。有神迹,宫廷高大,门楼辉煌,其国力鼎盛,威震四方。有附庸八百国,曾与颛顼作对。
颛顼伐其国,破其城,灭其族。
后裔迁入大山,与中原世仇,号“阴泉国”。
始皇帝继位,一统天下,召“阴泉国”王子入秦宫为质。阴泉王不许。后秦王伐百越,分兵十万攻阴泉。
阴泉王大恐,乃献“龙骨”。
龙骨之上,刻有古文,为阴泉国祖先镇守之物。
龙骨运入秦宫,恰逢始皇帝巡游四海,有陨石天降,地火焚山。
皇帝命人查之,陨石之上,刻有古篆,解之,是为“始皇帝死而地分”。陨石文字,与龙骨如出一辙。
始皇帝心惊,命人铸“铜牛”,赐予阴泉国。
铜牛巨大,难以运入深山。
阴泉王贪婪,命人开凿古道,连通云贵,贯穿缅北。这就是最早版本的“滇缅公路”。秦国军队顺着这条路,跟在铜牛后,灭了阴泉国。
将国中老幼不分男女,一概坑杀。
从地脉下,挖到了非常不得了的古迹!
于是命令糊涂山人跟随大军,在深山研究地脉的秘密,并判断这个地方,在太古年间,就是“昆仑”所在。
昆仑是一个符号,一种概念。
它不一定是一座山,但它的出现,必然与世界的真相有关。
糊涂山人拷打阴泉国的王子,逼问秘密所在。他们占领此地不久,始皇帝驾崩,转眼改朝换代,秦国灭亡。
糊涂山人索性不再回国。
绝古道,杀将领,统治军队,选择仙人峰作为隐居之地。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他们从古代洞穴,挖到很多丹砂和药材,认为圣人在此炼制长生不老药。于是大造悬棺,准备尸解登天。
竹简上的内容,多为糊涂山人的随笔。
有些地方写的很匆忙,头尾对不上。
黄师爷啧啧嘴,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这一看,糊涂山人果真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比叛贼都不如。
自传中,提到糊涂山人奉皇帝密令,在“昆仑”挖掘一处遗址。
竹简形容,那是一座巨型宫殿建筑。
不,那宫殿,完全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风格,可能来自天上,甚至上一个世界。没等糊涂山人进去,皇帝驾崩,再去寻找秘密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派盗墓手记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南派盗墓手记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