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信王看了华夏日报,知道了左良玉战死的消息,心里有些不忍,但是又有什么办法,闯贼、献贼现在拥兵百万,鲁王还在和自己争正统,就剩下了山西、北直隶这点地盘了,兵力十多万,守京师应该还是能守住吧?信王不确定,从小就长在皇宫里,对军队战斗力只停留在谁的兵多谁就能打赢的层面,现在兵力不够,那就多征兵,没有钱就号召大家捐钱吗!
崇祯六年正月十六,信王朝廷大朝,各部官员、内阁均一言不发,只有兵部侍郎杨嗣昌递上了左良玉兵败身亡的军报。
信王看大家都不说话也不是事,就让杨嗣昌提出一些整顿军队,加强防御的策略,杨嗣昌侃侃而谈,说了半个小时,最后就是让祖宽这些将领拿上银子去招兵训练,加强京师防御。
信王询问内阁意见,大家都是附议,既然同意那就好办了,信王松了一口气。
接着大家就怎么筹饷讨论了一天,最后只有两条意见可行,一个是信王发内帑出银子,一个是大臣勋贵们捐银子,然后拿钱去招兵训练,整顿京营武备,为了负责招兵训练的人选又吵了一天,最后是信王一锤定音,杨嗣昌担任京师防御的督师,负责招兵训练,整顿京营。
信王忍痛从内帑拿出了三十万两银子,轮到大家捐银了,大臣勋贵们全部破衣烂衫上了朝堂,大声哭诉生活艰难,衣服都是破的,咋办?少捐点吧!
这下好了,就等着你这话呢,大家你二十,他五十捐了一整天只捐了三万两不到,信王从头凉到脚,然后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是为国为民的东林诸公吗?这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吗?这个不行啊!
现在名义上的十三四万军队,一个月军饷都要二十万,粮草武器还要二十万,这就是四十万了,还有招兵呢?招兵一个,安家银子五两,招一万人五万两,还有军饷一万多两,武器装备一个人下来没有十五两拿不下来,一个人合二十两还多,一万人就是二十万,二万人四十万,补足二十万兵力,还要招兵六万,还需要一百二十万两,加上拿四十万两,一下要拿出来一百六十万两银子,以后每个月还需要三十多万到四十万两银子,一年要五六百万两,信王拿不出来,大臣勋贵又不愿意拿,剩下的就是等死了不是吗?
朱由检心中的愤怒犹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尼玛!这是我一家一个人的事情吗?要死大家一起死!老子死之前先让你们去死!
信王命令、祖宽、吴三桂、王朴带兵入城,把京师所有的城门全部接管了,百姓出入随意,官员勋贵及其子女全部不能出城,看看谁挺的下去?
大臣勋贵们一开始装惨,现在装聋,我就是没钱咋着?拿我啊!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带领起义军从二月初山西破居庸关向北京打来,一路上地方州府望风而降,离北京越来越近了,形势危急。
为筹集粮饷,从二月中旬起,崇祯皇帝就下达捐饷令,号召皇亲国戚,勋贵、文武大臣及地方缙绅富户捐款应急,并明确“以三万为上等”,然而竟然没有任何人捐款达到此数,最高一笔是二万,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
崇祯皇帝一看远远未达到要求,只好又下谕每一大臣从故乡举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然而却只有南直隶和浙江各举一人,“余省未及举也”。
三月十日,北京城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崇祯帝派太监徐高到周皇后之父、国丈周奎家劝捐,先晋其爵为侯,然后开口让他捐10万两银子。
然而,周奎一听要捐钱,就如丧考妣,并说,“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徐高悲愤之下质问道:“老皇亲如此鄙吝,大势去亦,广蓄多产何益?
多次催迫之下,周奎捐了一万,崇祯觉得一万实在太少,让他再加一万两,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五千两私房钱,交给父亲,并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周奎却又从中扣了2000两,只拿3000两作为捐款交给崇祯。
大太监、东厂提督王之心最有钱,崇祯要他慷慨一点,王之心却推诿说:“连年家计消乏。”勉强凑了一万两,曾经的状元,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捐饷。
其他的官吏更是一个个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有的装模作样,把古董玉器拿到市上出售。据统计,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活动,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
捐饷令响应者寥寥,崇祯只好改以实物代替现钱,让前三门一带富商豪门给前线供应粮草,或给士兵家属提供口粮,以为较易实行,但是同样被消极对待,不了了之。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被大学生陈演和一帮子文武勋贵大臣迎进北京城,崇祯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明朝灭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