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重返南诏首页

字体:     护眼关灯

第268章 重返南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268章 重返南诏

陈武的檄文写得是真的好。

好到还不等官府动手,京城周围的寺庙就被义愤填膺的百姓们砸了。

人头骨做碗当供奉,这鬼故事一般的事情吓得京城百姓们当天就把家里从寺庙里领回来的所有东西都烧了个精光。

柴火在冬天本就畅销,今日竟然直接卖脱销了,一问才知道,家家户户都忙着洗澡去去晦气,生怕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沾染上。

陈晨刚给安弘察送来期中考试的卷子,就得到了学子们要被派出去实习,考试延后的消息。

“啊?”陈晨有些愣神,“又出去玩啊?”

这不是刚出去玩了几天?

“新入学的也要一起去吗?”

“对,一起去,时机难得。”安弘察一开始还在犹豫要不要把新入学的学子们带上,毕竟他们还没上几日课。

可这种能切身参与到朝廷大案的机会真的是太难得了,十年八年也没一回,值得冒险一次。

“把小娘子们和南诏学子单独挑出来,剩下来的老生和新生混杂组队,跟着朝廷的队伍一同去地方办案。”

“南诏学子们格外分到各组去,拆开来单放,莫要让他们抱团。至于小娘子们,还是得考虑现实情况,分到京城周围几个地方,其他人一律抓阄。”

“小娘子们家中出个血亲长辈同去,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与本宫讲,宫中有女官。”

太子殿下什么都想好了,陈晨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有个人:“那陛下,那位库思老......怎么说?”

库思老是谁?

哦,盛逻,安弘察这才想起来。

“他啊?”

这还真是有些难搞,若是把这位大爷当普通学子用,实在是大材小用。可若是给他特殊待遇,又显得过于显眼了。

“这样吧。”安弘察有了主意,“让他去南诏。”

若是前南诏王露面了,南诏还没有生出什么事端,那说明南诏真的是被收拾老实了,大军也可以看着慢慢回撤,蒲英文也可以把开始移交权利。

若是生出了事端,那大军在,一刀一颗人头也不是什么难事。

安弘察越想越觉得自己想了个好主意:“就叫他去南诏!南诏寺庙之前已经被本宫收拾过一回了,这回让他去,主要是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死灰复燃之势。若是有,直接开剁。”

盛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什么?”

去南诏?

他以为自己此生与这个地方就此无缘了,没想到这才几个月,他便要再次踏上那片土地。

一瞬间,盛逻的心里竟然生出了一丝抵触:“殿下为什么要我去南诏?”

“殿下的意思是,让你去查验一番是否有死灰复燃的地方。”不知怎么回事,陈晨在面对他时,总觉得有些气短,“此外,殿下还有一句话。”

“什么话?”

“在哪跌倒,就得在哪爬起。”

朝廷已经贴出告示,朝中所有官员、不论官职高低,皆分组、轮次外派到大安各地,直接承接百姓状诉,监察地方官府。

所有官员、所有地方、所有状书,无条件接收。

字字句句都是朝廷的决心。

眼见就是檄文的延伸,百姓们真是觉得痛快,第一次觉得朝廷这么中用,编出了无数个说书的段子夸赞朝廷这次的英明决策。

京兆尹刚结完手头的案子,只觉得自己的命都快送在了京兆府,出门就听见街头巷尾孩童传唱的歌谣,顿时老泪纵横,觉得自己值了。

“圣人昭昭,麟之为灵。”

还有另一个人也有同样的感觉。

他日夜星程,回到南诏时,竟然觉得这片土地有些陌生。

山川依旧、星河未变,可他分明觉得有很大的不一样。

他沿着山路往拓南城去,一路上慢慢发现了差异。

怎么说呢,南诏天热,田地里还是一片绿意。

具体有什么区别,盛逻也说不出来,但他就是觉得比他印象里的更茂密、更翠绿了。

田埂边还有正在修水渠的百姓,盛逻这才发现,他以前出巡的时候,似乎从来没有在地里见到过人。

路边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不是在修水渠、就是在修屋子,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盛逻重要知道自己心中的陌生感从何而来。

与其说这是南诏,其实更像大安了,比以往更有活力、更有“人气”。

像是活过来了。

赵不语来接他:“大人别来无恙。”

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赵不语选了个折中的说法。

“赵将军唤我‘库兄’即可。”盛逻笑着说道,“虽说这名字完全不是这个叫法,可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赵不语果断改了称呼:“库兄。”

接着调转马匹,与他同行:“殿下前两日来信,叫我来接库兄。说是要我们配合调查。”

盛逻还以为赵不语要打听他此行地目的,没想到赵不语着重点完全不是这个:“殿下在京城咋样?”

“挺好的。”好到盛逻不在朝堂之中,也能经常听到太子殿下的赫赫威名。

更不要提大学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天天“我们殿下”长、“我们殿下”短,带着南诏学子也在喊“我们殿下”。

盛逻估计,太子殿下就算是打了他们板子,他们趴在床上养伤时,都得鼓掌叫打得好。

“那殿下,有没有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啊?”赵不语有些小心翼翼,“我也不敢问,怕殿下觉得我不用功。”

“小将军怎么想回去了?”盛逻好奇。

狗狗叹气:“太累了。”

“殿下走之前不是收拢了一堆良田,转租给了百姓们吗?我们后来又开垦了些良田,从云南借了粮种,又请了种地能手来教百姓们怎么种地。”

“如今收成归自己的,百姓们种地的积极性立马就有了。不但抢着要指导,还主动修缮水利,官府的人看都看不过来,只好全员上阵。”

这还是安弘察在时保留的优良传统,全员协力、主政官带头下一线。

如今被传承了下来。

喜欢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