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1/2)首页

字体:     护眼关灯

第八十七章(1/2)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第(1/2)页

第八十七章两种意见

等诸王到来之后,这一场会议就召开了。

陆仲亨自然也在会议之中,他虽然不是诸侯,但是在南洋的地位,不在诸侯王之下,南洋总督府几乎就是陆家的私兵了。如果单单算武力的话,陆仲亨才是最强大的。

不过陆仲亨并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他靠得是诸国提高的赋税。毕竟,在南洋诸国都需要这一支武力存在。大部分封国根基浅薄,武力并不强大。

而周国虽然最富裕。但是武力上未必能强得过楚国,他也愿意与陆家有更深层的结盟。

让陆家站在他这里。

陆仲亨在这里自然也有一席之位。

只是陆仲亨在这一件事情,却不发言。

原因很简单,陆仲亨到底不是王爷。诸王虽然在外,但是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们联合起来,几乎等于朱家。所以对于朱雄英与朱允炆之间的矛盾。他们是有说话的分的。

但是陆仲亨是什么人?他是一个外人,再过分一点,是臣子。

在这样的事情,他是没有开口的余地的。

说出来也徒徒惹祸。

而且陆仲亨也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南洋诸王根基已经很深了。而且有连接在一起的趋势。特别是在对中原朝廷的时候。

今后不管那一位登上皇位,他们对南洋这些叔王,也不好下手。但是对于陆家可就不一样了。

陆仲亨仅仅是南洋总督,但是南洋总督可不是可以世袭的官职。朝廷允许世袭是可以的。朝廷不允许也是可以的。须知,即便号称世镇云南的沐家,其实也有好几次被拿下,最后是发现没有比沐家更合适的人,才形成了惯例。

陆仲亨可不敢得罪任何一个人。

陆仲亨不开口,下面诸王意见不一样。

楚王说道:“我等远在南洋,不知道朝廷情况,而今双方战事连接,我们而今说什么也晚了,最好什么也不要做了。而且将来不管谁上台,他们嫉恨我们,那就不好了。”

楚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楚王兵力最强,但是他是最难干涉中原的。一方面是距离最远,另外一方面就是卧榻之间有敌人。那就是东西两王,不干掉他们,楚王兵力是抽调不出来的。

没有实际的兵力,说话不硬气,那又何必插足。

更重要的是,楚王并不觉得插足其间有什么利益。

周王却说的:“不然,父皇拟定的藩王金册上,可是有拱卫皇室之权,而今天下纷乱,久战不决,正是我们这些叔王插手的时候,有什么作用先不说,单单说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再有这样的事情,谁还会管我们?”

“我们在朝廷说话,还会有分量吗?”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周王的说法,听上去也是很像一回事。

权力,只有使用了才是权力。如果权力仅仅在纸面上,从来没有人使用,那就不是权力。

虽然何夕更改了封藩之策。但是朱元璋还是拟定了藩王责任之中,藩王拱卫皇室的权力还是存在的。甚至加强了。原因无他,朱元璋其实很担心,未来的大明皇室权力受到侵犯。

所以藩王拱卫皇室,就是加强皇室权力的措施。如果大明未来扩张有很多新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是藩王。朝廷即便是权力很大,让皇室权力变得无足轻重。但是皇室与地方王室之间的关系,这种宗法关系,也会成为大明朝廷统御天下利器。

一件东西必须有用,才不会被废除。

皇帝也是一样。就说英国皇室,英联邦还重要的时候,皇室就很重要。因为英国女皇是英联邦共同的君主,而今英联邦这个概念变成无足轻重之后,皇室也就没有地位了。

朱元璋也算是为子孙计深远了。

只是子孙后代未必能理解朱元璋。

最少,周王楚王并没有想到这些人。他们只是想到自己的权力。

南北之战,给这些王爷最大的教训,那就是他们离开了本土会有很大麻烦的。

很多都有了想法,那就是在本土,也就是大明也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否则中原朝廷要对付他们,他们也很难应对的。

当然了,周王对这一件事情的想法,不仅仅是想要干预,他其实已经有了站队。他站北京。

因为他已经被利益绑架了。

也只有北京才回采买这么多粮食,北京的货物运输到南洋,在新港采买粮食回去,这是这几年最频繁的贸易。如果北京战败,北方粮食采购还会有吗?

未必会有。

无他,虽然从经济上来说,从南洋采购粮食,特别是新港采购粮食最方便。

原因很简单,都是种粮食,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周王种植粮食,一开始没有想过卖粮食,但是结果是周王粮食种植模式是经济作物的。周王的粮食明显过剩。在各种成本上是最低的。只要卖出去,才能赚钱。

周王手中的粮食一开始就注定了成为商品。

而南方的粮食并没有那么纯粹。南方各地粮食产量并不低。不要看大明一年赋税三千万石上下,如果真算大明粮食产量。应该在数亿万石。须知大明赋税是亩收五升。五升是零点零五石,而各地亩产在两石到三石之间。可见粮食总产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大明公务员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