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方孝孺之死
方孝孺是谁?
他是文坛盟主,儒学大宗师,天下学问之宗。他用了何夕的办法,岂不是承认在治国之道上,儒学不如新学。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他方孝孺可以死,但不能认输。
输给何夕他服气,但是他不能代替儒学认输,他始终觉得,何夕的学说太功利,没有仁心,太无法无天,没有畏惧。太冷冰冰,没有人味。
将一切看成机械,将人也看成机械的一部分。
这不是儒门正道。也不是天下人该有的未来。
他不行,是他自己不行,不是儒学不行。只是他不能在历代先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何夕改邪归正而已。
所以,他死可以。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这就是方孝孺的求仁的仁。
只是这一句话,丁显听得高兴之极。“求仁得仁”这一句话在,岂不是说,方孝孺到了而今也没有想要认错的意思。他要认错了,丁显反而不好办。毕竟,方孝孺认错了,他如果不转达,不为他求情。好像与自己刚刚的设立的人设不符。现在好了。这四个字,转达给皇帝。皇帝只恨没有早杀了他。
丁显叹息一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个。我要是你,就赶紧写一封认罪书,请陛下原谅,说不定能法外开恩。”
方孝孺此刻反而想通了。说道:“无所谓了,在首辅这个位置上,我做的违心事情,已经够多了。而今已经不是首辅了,就不用顾全大局了。而且,这东西我写了,真有用吗?”
方孝孺冷静下来,反而想明白了。他并没有完全看穿丁显做的戏,但他明白,丁显这个人,并不是那种一心一意为他好的。无非,想从他身上捞取一些政治资本。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反而不愿意与丁显多说什么了。
任何学说,都要面对生死问题,儒学也是一样的。儒学对于生死很坦然的。对于方孝孺来说,生死之事,也不过物来顺应而已。说不怕死是假的。但是既然事情已经是定局了,也坦然接受。
不会因为贪生怕死,反而给自己人生留下污点。
丁显是什么人,他是知道的。如果是别人,他其实不介意留下一点什么,学问也好,人脉也好。反正人死了,一切都没有了。但是对于丁显,还是算了吧。
丁显说道:“那对家里人可有什么交代?”
方孝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给家人的交代,都在圣贤书中了。此刻也没有什么可说了。馈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该教给他们的之前已经教了,学不会的之后也只能自学了。”
丁显沉默了。这个时候,他也有一些自惭形秽了。
设身处地,如果他到了今日,决计不如方孝孺如此洒脱与坦然。
甚至最后关心的,居然不是家产,而是儿子的学问。
不过,这种自惭形秽不过一瞬间,就不存在了。
对于,丁显来说,这样的人看看也就行了。效仿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太傻了。
------
正如丁显所料,丁显将求仁得仁这一句话,通过隐秘渠道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摔了一个盘子。于是朝廷的流程推进了。
方孝孺被压上刑场。同时被压上刑场的还有方孝孺的两个儿子。自然没有诛杀十族。但是跟随方孝孺铁杆大臣,也有好几个一同赴死。一时间,朝廷为之一空。
至于没有上刑场,被流放下狱罢官的官员就更多了。
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
丁显正式代替方孝孺成为首辅。
这个消息传到了曹国公府,姚广孝听了之后,沉默良久,对李景隆说道:“从此之后,天下文脉在北,曹国公觉得这天下还会有其他变数吗?”
李景隆也沉默了。
朱允炆还是距离底层太远了,他不知道方孝孺的影响力。
方孝孺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从开国以来,三十多年的由宋濂到方孝孺一脉相传的士大夫势力。
不要说别的。单单说李景隆,他父亲李文忠也在宋濂门下受教。
说起来,他与方孝孺也是有些关系的。称呼方孝孺一句师叔,也是可以的。只是文武殊途,关系太紧密了,对谁都不好,而且他这位方师叔,为人方正。不会搞什么私下勾搭。
与方孝孺走得近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因为方孝孺决计不会徇私的。反而很有可能真认为李景隆是他师侄,反而严格要求了。
李景隆这么现实的人,岂能不对这位师叔敬而远之。
但是敬而远之归敬而远之。甚至李景隆有些讨厌方孝孺。但是人还是知道好坏的。方孝孺在道德上没有瑕疵。虽然下面有很多事情,但是那不是方孝孺的过错。
如此杀了方孝孺满门实在太过了。
李景隆心中都嘀咕,没有想到朱允炆这么狠。
更不要说,那么多士大夫。他们从小看宋濂与方孝孺的书,文章一步步到今天。宋濂与方孝孺对于他们,就好像鲁迅等大文豪对于当时的人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大明公务员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