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牛逼的隋朝(1/3)首页

字体:     护眼关灯

第172章 牛逼的隋朝(1/3)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172章 牛逼的隋朝 第(1/3)页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咱大秦的灵渠,也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修好。

这个长达一千多里,横跨好几个州的运河,竟然要求一年内完成,到底是怎么想的?”

秦始皇嬴政有些不可思议道。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修个运河竟然投入了上百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就拿修长城举例。

哪怕把六国修长城的,也算上,从古到今累积起来的人数,也才堪堪二三百万人。

并且这是一百多年来累积投入的人力,和修运河一年投入的人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难怪二世而亡了!”

秦始皇摇头道。

就这个搞法,再殷实的家底,也会被霍霍光啊!

他大秦是做的事太多了,这样合起来用的人力超出了极限。

但这个隋朝,不止做的事多,并且单件事用的人力,就已经接近了极限。

修复都城那么大的工程还才开工四天,就又准备修建运河。

修就修吧。

竟然要求一年内完成,像极了一些不考虑实际问题的甲方。

他秦始皇虽然也急,但绝对不会要求长城什么的,要在极短时间内给修好。

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急不来。

哪像这个隋炀帝,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像是一拍脑门儿,就做出了决定。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这......这......一年内完成,你脑子是怎么想的?”

隋文帝杨坚对杨广怒目圆睁,不由吼道。

装出朴素、专情的样子就算了,怎么脑子还这么傻?

算上修都城的每月二百万人,累加起来,那就是当时有三百多万人在进行各类工程建设。

而根据如今的人口推测,那个时候大概会有四千多万人。

也就是说,将近十分之一的人花费在了这里面。

少了这些人的参与,像其它的农业生产,恐怕就得荒废了。

因为播种等事情,是有时限的。

必须在固定的几个时间点进行,错过了可就做不了。

所以一个人被征调了,其它人很难揽下他原本的活,因为有时间限制,根本来不及。

并且这还只是算的总人口,若是算劳动人口的话,比例恐怕会更大。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赶工就赶工吧!

好歹保证一下质量啊!”

赵匡胤有些无奈道。

大概是太急了的原因,开凿出来的运河质量,实在不怎么样。

只过了十几年,到了隋朝末年,运河的许多地方就开始淤塞。

直到唐朝,才又对这些运河进行重新修整,多次疏通,不断维护,这才维持好了运河。

只不过安史之乱之后,运河又逐渐失去了维护,又淤塞了起来。

到了五代十国,各个国家不维护就算了,甚至还彼此破坏。

如今到了他大宋建立,面对的是满目疮痍的运河。

想要修好它,那是费时费力。

所以,赵匡胤也有些无奈。

若是当时隋朝修建的时候,注重一下质量,将让后面唐朝、如今大宋减少多少维护成本啊!

或许,隋炀帝想着的是:“我死后,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于是,他一味地追求速度,促使修筑工匠不得不舍弃一些质量。

造成的结果就是,后世花更多的成本,来不断填这个窟窿。

甚至于,不填还不行。

因为这几百年间,相关的产业由于运河而生,需要运河发挥作用。

一旦运河被废,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

大元位面,公元1281年。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南方,这个运河,必须得重修啊!”

忽必烈摇头叹息道。

由于元朝定朝的是北方的大都,所以对于南方的掌控力自然微弱。

为了增强这种掌控力,忽必烈知道这个运河必须得重修。

不过相比于宋朝的大运河,现在大运河的情况更加糟糕。

北宋的时候,政府尚能维护一下运河。

但到了南宋,都逃往了南方。

被女真族控制下的北方运河部分,算是彻底被废弃了。

如今想要重新疏通它,那和重修也差不多了。

“与其疏通,不如说是重新挖一条。

不过我大元修的运河,就无需绕道洛阳了,从大都直通江南就可以了。”

忽必烈对着地图说道。

隋朝的运河从京出发,先向西南到洛阳,再向东南到江南,大概轮廓呈小于号“<”的形状。

之所以需要绕道洛阳,以洛阳为中心,那是因为其首都在那里。

但他大元自然不需要这样做,直接从京出发,一直到江南就够了,不需要绕道洛阳。

这相比于隋朝的运河,差不多缩短了九百多公里,南北通行也更快了。

随后又听忽必烈说道:

“不过修这条大运河,也不用太急,能在十年内修好,就足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请大家收藏:(m.xinqdxs.net)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青豆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豆小说阅读网址:m.xinq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